瘋狂理髮師


我的看法是,太過的流血,是造成劇情薄弱的原因。
感覺上人物之間的糾葛不夠強烈。也許是因為對於這篇故事並不熟。
但是我認為這故事的音樂很棒。
作為一齣電影,劇情不夠動人,不夠引起共鳴。鋪陳的不太夠,可能是礙於電影短短幾個小時的限定。不然這樣的劇情,也蠻適合長篇劇。

樂夫特太太是我喜歡的角色,她身為陶德的共犯,一開始就明白了他所肩負的責任。她雖然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,但是心裡有一個虛幻的夢。聲音甜美清柔,有一雙黑色眼眶的眼睛,就像這倫敦城一般,陷入黑黑的一層霧裡。她的愛是可憐的,有極大的母性愛。遇見陶德這一個與黑暗牽扯不清的人,也許激發了她的同情心。既然不能從暗域中拯救心儀的男子,那麼就一起陷落吧。可憐的女人,從來就沒有真正得到什麼,陶德只將她視為房東、工具、問題分享者,從來沒有確實回應她對他的愛。她以為自己建構了一座名為幸福的園地,三個人,她,陶德和拖比,就此快樂的在一起。
有趣的是,樂夫特太太片中異常的年輕,雖然是寡婦,但還是擁有年輕的碎片,高聳的胸脯和大大深暗的眼睛,以及清甜的音質,帶有性吸引力,然而陶德連一瞥都沒給她。這個角色我認為是最難演的,因為她的情緒最多。
生活是空泛乏味的,居住在煙塵僕僕的倫敦,肉餅店客源稀少,苦澀的人生,這大概是樂夫特太太的心情。當她唱歌時,心情都能從音樂裡聽出來。名為「Wait」這首歌,真的很令人心酸,她的聲音和她的臉孔,塑造了一個悲情角色。

愛,可以到什麼程度?

樂夫特太太和陶德都是失去過愛的人,一個是寡婦一個是鰥夫,她給的愛總是太多,他則是乾枯於付出;她的目標是生活,他的則是復仇。到死陶德還是愛著妻子,樂夫特太太的謊言讓陶德失去認清事實的機會。他所愛的是妻子的美貌,在地窖發現的那張臉?還是那個人的本質,她瘋了的現實?
樂夫特太太在拖比懷疑陶德時,起了殺心。拖比喜歡樂夫特太太,她知道。為了保護自己,在她心中將陶德視為己方的人,決定放棄拖比,帶他到地窖,鎖起地窖的門,再想法子。這既是愛,又不是愛。樂夫特太太對拖比是猶豫不決的,雖然她知道拖比說的是真的,陶德也許真的是惡魔,但是她已經默默的為他付出這麼多,也許樂夫特太太心裡有所(脆弱的)期待,陶德會在結束之後,和她在一起。
有一點像是邪惡的孩子,身為母親的卻依然包容放縱他。一味的被愛蒙蔽。寂寞的女人,盲目的愛著不該愛上的人,她的死亡是可預期的,對這麼一個殺人魔不抱任何戒心,可憐的女人。不過這是片中,最棒的角色。

當陶德把拖比的老闆,他從前的徒弟,給殺害時,內心是沒有想太多的,純然的讓怨恨舞動四肢。也沒什麼想到該怎麼處理,只憑慾望行事。陶德得知妻子吞藥自殺,遺留一個女兒。他想的是怎麼解決邪惡的法官,沒有想到其他的事。包括殺了法官之後的事,法官的養女,他親生的女兒,以後會怎樣?
在意外的失策,讓法官從手中溜走後,他只是為了殺而殺,單獨的旅人進入他的工作室,就成為肉餅的餡料。特殊改造的椅子,顯然的是可以順利處理屍體,讓屍體滑入地窖,折斷頸子確實的死去。但是殺害無辜的旅人,是遷怒發洩的無意義行為,這讓我覺得陶德是處事不周的人。認為世上存在的人都是邪惡的,認為自己所作所為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他讓自己也成為法官一般的存在。
復仇是陶德心裡唯一的想法,待過十五年痛苦的人,這成為他生存的目的,別無其他。拖比從地道推開鐵蓋時,陶德其實是可以反擊的。成人和孩童的差別不小,他會被割喉其實有點自殺心態,完成復仇,又誤殺妻子,這樣的狀態下,陶德是拿著脖子往拖比刀上遞,對現實感到無力,陷入悔恨之中。
美中不足的是,他來不及和女兒相認。這也是很大的戲劇效果吧,結果是他和妻女再也沒有在一塊,這仇復的徹底,賭上多數人的性命。

陶德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正義,樂夫特太太心裡也沒有丈量的尺。邪惡的人都死了,其他無辜的人也死了。最後活下來的是喬安娜和解救她的船員,還有拖比。拖比,似乎總是在顛沛流離,遇上虐待他的賣藥老闆,好不容易遇見樂夫特太太,雖然待他好,最後還是想殺掉他。恐怕,他對人性已經不抱任何期待了吧。敏感,感覺到危險的逼近,幸而順利逃脫,並且獲得自由。他有極度壓抑自我的童年,電影對拖比的未來並沒有著墨,不過,也許也能發展成如電影一般陰暗的故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ting5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